平乐县优化乡村“足不出户办审批”便民服务不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

【打印本页】
2024-07-26 16:20:00     来源: 桂林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

79日上午,桥亭乡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按照群众约定时间,上门为桥亭乡苍源村委苍源自然村村民谢某的女儿办理了残疾儿童生存认证事项。针对特殊人群,平乐县各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对一”贴心“上门办”服务,而这样的上门服务在平乐县已常态化开展。

近年来,平乐县持续优化乡村“足不出户办审批”便民服务,通过“就近办”“网上办”“帮办代办”“快递办”“上门办”等方式打造优质“三零”服务,不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

一是行政审批“零障碍”。在全县10个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147个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提供社保、民政、残联、宅基地和医保等28项民生事项办理“一站式服务”。同时,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等八项制度,杜绝“吃拿卡要”“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行为,切实扫清行政审批“人为障碍”,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二是群众办事“零跑腿”。从村“两委”干部中抽调力量,兼任村级便民服务站的代办员,打造一支专业帮办代办队伍,目前共有帮办代办队伍157支,代办员386名。结合“预约办”“延时办”“周末办”“上门办”“帮办代办”“免费寄递”等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如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及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一对一”贴心“上门办”服务;在偏远的自然村“定时定点”“一对一”服务,将网格化与“帮办代办”“上门办”业务相结合,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自开展“足不出户办审批”改革以来,平乐县提供帮办代办服务500余次、上门服务200余次、“政务专递”便民服务146件,得到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是服务群众“零距离”。充分利用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以及“平乐政务”公众号、各类政务小程序等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办事群众少跑腿。2024年以来,平乐县乡村网上申报办件共1300余件。作者:范伍英、李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