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三个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桂林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工作职能和窗口单位特点,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贯穿于大数据发展、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全过程,通过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可见、可学、可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各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桂林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2021年被评为桂林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2022年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2023年成为桂林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试点单位和实践创新基地,并荣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坚持紧扣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党建+民族团结”,在“政务服务有温度 廉洁审批加速度”党建品牌的引领下,创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政务服务暖民心”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品牌,积极抓宣传、抓审批、抓数据、抓服务、抓特色,以是政务服务大厅为主阵地,以信息中心为人工智能+政务服务的基石和坚固基础保障,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区”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专区”,将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好平台,形成双品牌叠加效应。
坚持服务创新,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共享红利。坚持民族平等,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一个标准;坚持“网办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承诺办”“微改革”“跨省通办”“全链通办”等服务,打通各民族地区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坚持为民解忧,建立“民有所需、接诉即办”机制,12345热线架起政府与群众连心桥;创新推出乡村“足不出户办审批”服务改革,全市575个村(社区)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政务服务;全面实行建筑施工许可现场勘验豁免;坚决落实“县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通过多种绿色通道方式服务保障各民族地区重大项目高效审批;推动“证照联办”+“上门服务”叠加模式,企业1套材料,跑1次,1天之内完成企业开办7个事项和许可证办理,助推各民族地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数字赋能,助推各民族地区畅享信息通讯便利。加快以“5G”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桂林市新建5G基站3520个,总数达13726个,全区排名第2位,1654个行政村均实现千兆光纤和5G网络双覆盖。建成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和数据中台,为28个系统提供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服务。探索“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推出AI审批智能体“漓政通”,在广西率先实现行政审批双向全流程智能化并可全区推广复制,AI智能助手辅助交通运输类高频简易事项缩减至“秒批”,各民族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更加便利高效。推动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跨江线缆全部拆除,漓江上空实现“无线美”,世界各地游客和全国人民在享受通讯便利的同时,更好地欣赏桂林漓江的山水原貌。